中文 | English |
4/11 第67週 第2天 建造聖殿
讀經:
歷代志下 3.1-5.1【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詩篇 82【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每日靈修:摩利亞山
(2019-04-13)
“所羅門 就在 耶路撒冷 、 耶和華 向他父 大衛 顯現的 摩利亞山 上,就是 耶布斯 人 阿珥楠 的禾場上、 大衛 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歷代志下 3:1)
“神說:「你帶着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 以撒 ,往 摩利亞 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世記 22:2)
“摩利亞山”和在摩利亞地神“所指示的山”,這兩處是同一個地方嗎?很多解經認為是同一處,猶太傳統(約瑟夫)也認為是同一處,就是說,他們認為,神指示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正是神讓大衛獻祭之處,也是神選定的建聖殿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的確,怎麼確定一個叫“摩利亞”的地區中的一座山,就是一千年以後的“摩利亞山”呢?其實,這兩個地方在地理上是否真的完全重合,並不是重要的。敬虔的猶太人到如今還是在期盼著在聖殿的舊址重建聖殿,聖殿的具體位置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但是那地方被伊斯蘭的清真寺已經佔據了多年,實在是苦惱。主耶穌來的時候,指著那聖殿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翰福音2:19),他不是指這在摩利亞山上的聖殿,而是指用他自己的身體建起的聖殿,是不被地理位置所限的,是沒有人能強佔,是拆不毀、存留到永遠的。
回想歷代志的作者對大衛在全以色列百姓和所羅門面前交代建殿之事的描述,暗暗與摩西在全以色列會眾和約書亞面前交代進迦南一事相聯繫。我們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他所面對的第一讀者的狀況,可以理解他這樣聯繫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們看到神的信實和永不改變:大衛哪裡能比上摩西呢?申命記34:10說,“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大衛何曾面對面見神呢?所羅門又哪裡能與約書亞相比呢?歷代志的作者雖然省略了很多有損所羅門形象之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約書亞到老堅定不移,所羅門到老跌了大跟斗,實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那麼歷代志的作者暗示這兩對人的相似之處,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推崇大衛和所羅門,為他們歌功頌德,而是為了讓百姓們從這兩對人因為敬畏神而有的相似之處,看到他們反映的神的榮光是一致的,從而看到神的恩典和信實是同樣的大,同樣的美,同樣的豐盛,從未改變。這正如同尋找神的人在基督徒身上看到主耶穌的榮光時一樣。不可能每個基督徒都是mother Teressa,也不可能每個人都是Billy Graham,但是幕道的朋友卻可以從我們看來最弱小的肢體上看到同mother Teressa和Billy Graham一樣的榮光,於是看到的人就知曉,這榮光不是屬於人的,而是屬於一位永恆不變的神的。
因此,再去看大衛建聖殿的“摩利亞山”和亞伯拉罕建祭壇的“摩利亞地的山”,就可以看到作者最想強調的不是這兩處在地理上是不是真的是同一處——事實上,查看聖經年代表,可以看到歷代志的作者與亞伯拉罕之間已經歷時一千六百多年,這中間很多時候以色列人根本沒有佔據迦南,歷史遺跡的具體位置不像現在的考古有更多的證據佐證。作者最想強調的,是亞伯拉罕獻以撒這件事,與所羅門建/獻聖殿這件事,這兩件事所反映出來的神的計劃和心意,雖然歷經千年,依然是一致的。歷代志的時候回歸的百姓們,經過不遵行神的道帶來的咒詛,會疑惑大衛和所羅門所建立的這聖殿和整個祭祀系統,是不是同著敗壞覆滅的王朝一樣,不蒙神喜悅。但是歷代志的作者在此提醒他的讀者,大衛之約並非是走岔了路,而是亞伯拉罕之約在以色列的延續:歷代志的作者在前面著重描述大衛預備建聖殿的時候的全人奉獻,對比亞伯拉罕將自己最珍貴的獨生子獻上,這樣全然奉獻的信心是一致的;亞伯拉罕在信心奉獻之後為神建的祭壇,與大衛在認罪悔改、信心奉獻之後,他的兒子為神建的聖殿,也是一樣蒙神喜悅的。
歷代志的角度,提醒我們應當怎樣看待自己的生命故事。就是說,如果讓我們撰寫自己的故事(見證),我們的思想角度應該是什麼?
當我們回想自己的生命故事的時候,很容易看到的是“我自己”怎麼樣——我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患難,神怎樣幫助了我;我在什麼時候順服了神,靠著神的能力,戰勝了撒旦的誘惑;我在什麼時候遇到了從神來的神蹟奇事;我在什麼時候經歷了聖靈的感動……這些都很好,但是卻容易成為被我們用“self”(自我)切割以後的支離破碎的故事,以至於面對未來的時候,似乎還是沒有把握。歷代志並非如此。它是在高山低谷、在榮耀和跌倒中,找尋一致的閃光,將這些閃光彼此聯繫成一條永恆不變的線,並看到這條線伸展到的永恆的未來——歷代志看到的是神的故事。不要用自己的故事去切割神的故事!因為,唯有神的故事,才能給讀者帶來對神的性情更深的認識,幫助讀者看到永恆不變的榮耀,看到盼望,也曉得自己應當怎樣去走人生的路,怎樣順服神的旨意,立志願意全人奉獻,從而自己的生命故事融入神的故事中,成為神的永恆故事、偉大計劃的一部分。
Zhu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