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4/10 第67週 第1天 所羅門王
讀經:
歷代志下 1-2【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詩篇 81【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每日靈修:不滅盼望
(2019-04-12)
前一段時間每天讀列王記的時候,有沒有很憋悶的感覺?每一代王,都似乎是扶不上檯面的,即使有比較爭氣的,快到頂頭的時候,總是就差那麼一口氣。這就是列王記的作者要傳達的意思。即使是認識神的、即便是合神心意的人們在罪裡試圖跳出來,也就是這麼個光景了,以色列人從出埃及的時候,根深蒂固的悖逆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個是需要深深悔改,需要神的大能拯救的。
列王記寫于被擄之後,在被擄的百姓當中傳讀。列王記的神學思想,不僅僅讓被擄的百姓思考罪的問題,也同樣會思考,大衛王的這條路是否還要走下去?既然從大衛開始,就沒有出過罪的漩渦,那麼若是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的時候,還需要沿著大衛之約這條線繼續嗎?大衛之約是否已經無效?還要在耶路撒冷建聖殿嗎?我們是否要尋求神,建立一個新的關係新的約呢?從被擄之地歸回的以色列民就更要面對這樣的問題,歷代志就是在回答這些。
昨天兒子跟我開玩笑,他說“媽媽,我很小的時候就看了一部電影,一個人,他的妻子為了保護孩子們被殘酷地謀殺了,所有的孩子中只倖存一個兒子,還因為那次的襲擊留下殘疾。但是這個兒子又被綁架了。他出去尋找兒子,只有一個人同行,那個人還是一個有精神殘疾的女人。” 我嚇了一跳,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那麼注意他們看的電影,他怎麼可能看到這樣黑暗的影片!然後他笑嘻嘻地說,“就是Finding Nemo啦!(海底總動員)”。然後加上一句“我說的都是大實話哦!Finding Nemo的故事可不就是這樣!”…… 他說的不錯哦。其實很多迪斯尼的經典影片,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想的話,沒有一個不是黑暗而悲傷的!不過之所以沒有那麼黑暗,是由于導演考慮要像他的特殊觀眾人群傳達的信息,因此從這故事裡揀擇的重點不同,表現手法也不同而已。Finding Nemo是针对孩子們,传达的有父母之愛;有不同的人的獨特和美好之處(即使他們有缺陷,也不要歧視哦);還有在艱難的環境中的勇氣,等等等等。如果一位導演要通過類似的主題表現社會的黑暗,人的敗壞,制度的破碎,那請看Liam Neeson主演的“Taken”。
同樣,在讀歷代志的時候,常常讓人思考它與列王記的不同。今天的經文又是一個例證。對比歷代志下1:2-13與列王記上3:4-15,關於所羅門求智慧一事,和歷代志下2:1-18與列王記上5:1-16,關於所羅門預備建殿一事,可以看到很多區別來。
首先,關於所羅門在基遍的會幕前獻祭一事,列王記的作者是頗不以為然的,甚至是用一種消極的方式來敘述的。雖然這裡是神的會幕所在,並且當時聖殿還沒有建成,所羅門也沒有什麼選擇,似乎情有可原,但列王記的作者還是把基遍的會幕之處稱為“極大的邱壇”(列王記上3:4),而列王記的整篇都把沒有除去邱壇作為一個王失敗的標準,暗示他認為所羅門在此獻祭是一大敗舉;而後所羅門在梦里從神那裡得了应许以後,列王記的作者說他回到耶路撒冷,在神約櫃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列王記上3:15),彷彿是所羅門意識到真正獻祭的地方應當是神所在之處(約櫃),而不是一個建築(會幕、邱壇)。但歷代志的作者卻對所羅門的行為做了解釋,並特別強調會幕前獻祭用的“銅壇”,表明所羅門在此獻祭是因著獻祭用的、分別為「至聖」的銅壇(關於銅壇的分別為至聖,而不僅僅是「聖」,參見出埃及記40:10及上下經文)的緣故,並且所羅門回耶路撒冷在約櫃前獻祭的事情在歷代志裡並沒有紀錄,顯然歷代志的作者認為所羅門在基遍獻祭之事並沒有冒犯神。兩位作者說的都不錯。所羅門在基遍獻祭的當天晚上,神就向他顯現,並且所羅門所求的蒙神喜悅,的確說明在基遍獻祭沒有冒犯神,事實上,虽然他的獻祭不合敬拜的條例,神更看重的是所罗门的内心。但是他的此行此為的確成為後面的列王的網羅,就像是耶羅波安的罪,後面的以色列列王總也不能脫離一樣,所羅門因在邱壇獻祭傳遞下去的敬拜觀,也致使後面的猶大列王難以超越,這就是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列王記的作者要表達的觀念。
其次,在建殿的預備當中,歷代志特別突出所羅門的行為的正直之處。他強調所羅門所使用的苦工,是外邦人而不是以色列人(歷代志下2:17),省略了他徵召的輪流做工的以色列人(列王記上5:13),因為這些以色列人做的工比起外邦人的那些,應該輕鬆不少。另外歷代志說所羅門是為「自己的國」建造宮室,突出他所建造的宮室裡一部分是辦公之用(審判廊),而列王記則說是所羅門為「自己」建宮室(列王記上7:1),更著重強調其中為他自己所用的部分。另外,關於所羅門與推羅王的對話中,他的謙卑、對神的敬拜和讚美,在列王記中是沒有的(歷代志下2:4-6)。歷代志也特別著重於那位巧匠的由來,顯然戶蘭亞比在推羅大大有名,並且是所羅門通過外交渠道請來,不像列王記紀錄的那樣低調,並且他也不只是銅匠(如列王記7:13-14),而是如同建造會幕的時候的比撒列那樣的全能巧匠,只是不像比撒列那樣被耶和華的靈充滿(出埃及記36:30)。所有這些歷代志傳達的信息,是告訴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建聖殿是神的心意和計劃,是神親自呼召人、感動人來做此事。以色列人與神的關係,是源於神的信實,而不是人的努力。因此,耶路撒冷雖然被毀,神的同在還在,大衛王朝雖然失敗,但是神的約還在,歷史雖然黑暗,但是光明的盼望不滅!
Zhu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