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11/24 第47週 第4天 公義審判

讀經:

帖撒羅尼迦後書 1【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詩篇 125【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每日靈修:明證

November 24, 2022

(from 2018-11-23)

甚至我們在神的各教會裏為你們誇口,都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 這正是神公義判斷的明證,叫你們可算配得神的國;你們就是為這國受苦。

帖撒羅尼迦後書 1:4-5

保羅寫了帖撒羅尼迦前書以後不久,又寫了後書。前書的末了,保羅講到主耶穌的再來,目的是為在患難中的帖撒羅尼迦教會指出終極的盼望。但是很快他寫了後書,再從另外的角度繼續解釋有關主耶穌再臨。

帖撒羅尼迦後書的第一章講到兩點:一是,信徒遭受的逼迫與患難,在其中顯示出忍耐與信心,就是神的公義審判的明證(1:3-6)。二是,神的公義審判,包含對拒絕相信主的人的審判,和聖徒得榮耀(1:7-12)。

什麼是逼迫呢?原文是指像獵人追殺獵物那樣。什麼是患難呢?原文是指四面擠壓,被封閉在裡面,無處可逃,沒有選擇。所以逼迫與患難,又是被追殺,又是無處可逃,真真是到了人的盡頭,死定了。

帖撒羅尼迦教會所受的具體逼迫和患難,保羅沒有寫出來。保羅書信,現在已經到了第九本,他很少提及自己所經歷的逼迫和患難,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稍稍提一下;保羅也沒有對比自己與基督的患難。保羅對逼迫和患難的態度實在需要好好思考默想。他沒有對比自己與其他信徒的患難,說,看,我都經受過來了,你們的能跟我經受的比嗎,我靠著走過來,你們也能!他也沒有對比自己的患難與基督的患難,說,主啊,你受的如此之多,我卻在這小小的患難裡哼哼唉唉,實在是太軟弱了、太沒有信心了。——這不是我們常常在心裡聽到的聲音嗎?我們甚至也這樣跟別人說。但是我們默想一下主耶穌,他可曾責備那些受苦的人,說他們經歷的這些外面的苦算不得什麼?他總是充滿憐憫和恩慈,看的是內心的苦楚和靈裡的需要。

因此,回到什麼是逼迫,什麼是患難。我們在北美自由平安的環境裡,不需要因為沒有與中東、北韓的弟兄姊妹那種逼迫患難,就心生內疚,因為當我們不管是被什麼追逐無處可逃的時候,也就是神讓我們經歷的逼迫患難;也不要因為別人經歷看似很小的患難的時候,就心生藐視,因為若只是對比外面環境加給我們的難處,就看不到內心和靈裡的其實是同樣的苦楚,於是就聽信了控告,成了論斷,不能效法主耶穌的恩慈憐憫。

這在我們的每日生活中很多很常見。我們的孩子經歷一些事情的時候,對我們來說可能實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青少年小女生們之間的friendship drama,一次兩次我們還能有耐心,五次十次我們就想冒火了,“這麼一點事兒,以前都講了多少遍了……”,“這點小事兒算什麼嗎!”。但是這孩子正在經歷的被四處擠壓、看不到出路的感受,與我們成年人內心經歷的,其實有什麼區別呢?主耶穌沒有斥責我們說不要哼哼唧唧,而是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主耶穌可沒有解釋說什麼才叫勞苦重擔,他只是強調“凡”——任何人,任何環境,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年齡。那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幫助這勞苦擔重擔的——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是神放在我們面前正在經歷患難的人——來到主耶穌面前,主“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9)。

我們若是因著對比,輕看自己身上經歷的“逼迫患難”,就錯失了神要通過它們來建立我們餵養我們的機會。我們若是因著對比,輕看他人身上經歷的“逼迫患難”,就錯失了效法主耶穌的恩慈憐憫,服事人到主耶穌面前得安息的機會。

因為這“逼迫和患難”的機會極是寶貴!我們在平日裡所學的,在這個時候是集中訓練的大好時機;不管是信心、愛心、盼望,還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在逼迫患難的時候,正是緊抓住神、效法基督、努力操練並大有果效事半功倍的時候。在這逼迫患難中結出的生命的果子,就是神揀選我們,算我們配得(而不是我們靠這果子賺取)神的國的證據;我們在平安時期渾渾噩噩的時候,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得救,但在逼迫和患難中操練的忍耐和信心,就成為得救的明證。因此保羅說,“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這」(就是指前面這句話)正是神公義判斷的明證,叫你們可算配得神的國”。這樣我們對主再來的應許,不再是彷彿看向海市蜃樓的模模糊糊似幻似真,而是有了堅定確信的依據。那主再來的時候必報應的應許,還有我們必與眾聖徒同得平安、同得榮耀,不再是沒有憑據的心靈安慰,而是確實無可置疑的——因為,我們在這正在經歷的患難中,不是已經切實地初嚐那平安和榮耀的甘美嗎?!

Zhu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