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第44週 第4天 申辯冤屈
讀經:
以弗所書 1【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詩篇 114【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新增靈修:以弗所書1
以弗所位於現在的土耳其。 在羅馬帝國時代,與亞歷山大港同為地中海貿易樞紐,羅馬帝國將之做為亞細亞的首府。據說保羅時代以弗所的海港已經不再能夠通航,以至於它漸漸失去貿易樞紐地位。不過因它是亞底米神的崇拜中心的緣故,依然繁盛,大多數以弗所人靠崇拜亞底米神的延伸「事業」為生,包括行邪術。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在以弗所短暫停留,在猶太人會堂與猶太人辯論(使徒行傳18:19-21)。他走以後,亞波羅到了那裡,傳講約翰的洗,他被百基拉亞居拉夫婦接到家裡,傳給他福音,亞波羅因此成為大有能力的傳道人。在保羅的第三次宣教旅途中又來到以弗所,發現那裡有些門徒只受了約翰的悔改的洗禮,沒有受基督的聖靈的洗禮,就在那裡停留,居住了兩三年。因被猶太人抵擋,他傳道三個月以後轉向外邦人,就是當地的希臘人。保羅帶來的主要神蹟,就是靠著耶穌基督的名趕出那些行邪術的人無法趕出的鬼。那時信主的人頗多,很多人把自己平時行邪術的書拿來焚燒,焚燒的書價值五萬塊銀子,可見那時主的道的興盛,使徒行傳19:20如此說: “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
不過那抵擋真道的,看到這道為他們的金錢事業帶來極大危機。若是亞底米神被拋棄了,他們這亞底米神敬拜中心的地位就不保了,商機自然就不再了。於是就發生了有名的以弗所暴動。其後保羅離開以弗所,後來在回耶路撒冷的路上,保羅因怕耽擱行程,沒有進以弗所,只是在旁邊的米利都打發人請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來與他們交談話別(使徒行傳20:15-38)。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到保羅對以弗所教會感情至深,當不亞於前面所讀到的哥林多教會和加拉太教會。“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使徒行傳 20:31)
以弗所書據說是保羅第一次下監的期間寫的(以弗所書3:1,4:1,6:20)。以弗所書的風格跟哥林多前後書和加拉太書不很一樣,沒有那麼濃烈的個人情感,據說使用的句子也很長。有人質疑這可能不是保羅寫的,或者不是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但是也有可能是以弗所教會沒有什麼很嚴重的問題,因保羅開篇就稱呼他們為「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以弗所教會也是唯一在啟示錄的七個教會被提及的,並且在啟示錄中她因堅持真道被褒獎鼓勵,唯一的提醒是要回到起初的愛心,也許是公義過了頭,忘了恩典。至於寫作風格,不知道文學研究是怎麼看的,但如果單單說風格的話,我的靈修筆記也是有風格迥異的,甚至有的我自己回頭看的時候都會想,這真的是我寫的嗎?!連在人世間最了解我自己的我都不是百分百確定。我深深體會在寫靈修的時候聖靈的帶領是如何奇妙、自由,也深深體會到,我只是器皿,只是出口。以我粗淺的認知,寫作風格在聖靈的帶領和感動下,實在是可以很自由的。
以弗所書與羅馬書有點像,回到了保羅清晰的思維和邏輯。感謝神,這樣也好,終於可以從哥林多前後書和加拉太書那焦急、傷痛的強烈情感中出來緩口氣了。
以弗所教會大多是外邦人(2:11),沒有猶太人的舊約背景;但那時基督剛剛由猶太人傳到外邦,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間相當別別扭扭。或互相不合,或要求外邦信徒守割禮律法,如同在前幾部書信裡看到的。保羅,作為正宗猶太法利賽人出身的使徒,寫以弗所書,並沒有提舊約律法,而是從神在「創立世界以前」就有的「預定」的奧秘開始,這預定的奧秘是預定外邦人得救(3:6)。就是說神揀選外邦人的旨意,遠遠早於對以色列人的揀選,更不用說律法的設立了,這樣的角度在當時應該相當有震撼力。
第一章有很多重複詞和關鍵詞:預定/按照安排,美意/意旨,恩典,何等指望,何等榮耀,何等浩大,基業,萬有/一切所有,聖靈,同歸於一… 神在創世之前就預定揀選外邦人的美意,祂的計劃的最後,是一切所有,不管是天上的還是地下的,自然也不管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都在基督耶穌裡同歸於一。有這宏大的畫面在心中,很多信徒間不一樣的意見都算不得什麼了。
這何等浩大的「美意」、何等榮耀的「預定」,帶來何等的指望!我們乃是在榮耀的shekinah榮光裡,滿有安全的盼望。昨日傍晚的雲很特別,是那種把陽光折射到四處,使光線柔和但卻依然明亮的雲,這樣的光折射在秋天金黃的樹葉上,樹葉又反射那榮光,天上地下互相應和。雖然沒有陽光直射,天地卻籠罩在一片柔和明亮的榮光裡。讓我不禁想到耶穌登山變相的榮光。在開車帶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們一起驚嘆這美景,我說這是讓我最喜歡的景色之一,小時候每次有這樣的風景,我就感覺 (此處我停頓了半天,想找到合適的詞)——「安全」。神在創世之前就預定了救贖的恩典美意,雖然祂的榮光還沒有直接照射在這世界,但已通過各樣的信息見證折射籠罩我們的心,我們還有什麼可懼怕的呢?
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