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10/20 第94週 第5天 二次回歸

讀經:

以西結書 41-42【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詩篇 83【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每日靈修:新的聖殿

October 22, 2021

(from 2019-09-23)

以西結聖殿指的是什麼聖殿,讓歷代的神學家都很頭疼。究竟應當按字意解還是按靈意解,也沒有定論,甚至牽扯到前千禧年無千禧年的理論來,實在是讓人糊塗得緊。

總結一下這兩個觀點:

所謂按字意解,就是說以後真的要在耶路撒冷的某一座至高的山上重建這麼一個聖殿(以西結書40:2)。如果是這樣,這以西結聖殿顯然還沒有實現。在以色列人被擄歸回以後,所羅巴伯帶領百姓重建了聖殿,後來希律王又將她翻修得更大更輝煌,但是在尺寸和結構上都與以西結聖殿很不同。同時,考察以色列,沒有哪一座高山上面有那麼大的空間可以容納這麼大的聖殿(260米見方,以西結書42:15-20),並且還要加上外圍的聖城;並且字意也很難解釋那條沒有支流注入,水卻增漲的,有超自然能力的河(以西結書47)。因此要建成這樣的聖殿,那地首先需要經歷極大的超自然地質變化才行。

所謂靈意解釋,是說這聖殿乃是象徵末世的新耶路撒冷。這樣解釋避免了在耶路撒冷找這樣一座能容納以西結聖殿的高山的麻煩,也可以將那條河解釋為生命河,但是卻同時有更多麻煩!對比啟示錄的新耶路撒冷,“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啟示錄21:22)。新耶路撒冷是沒有聖殿的,更沒有在以西結聖殿裡守門的“衛房”,也沒有聖殿外院牆把裏外分開,因為那時候不再有“聖地”和“俗地”的分別(以西結書42:20)!那時候不再有罪,何須再獻贖罪祭(以西結書43)?那時候神就是王,何來還要有需要為自己和百姓獻贖罪祭的王(45:21-23),並且這王受神的責備教導(45:9-12),還有子嗣承接王位(以西結書46)?

當然,還有說法,說這是在主耶穌再來之前還要再建的聖殿,不過這說法在聖經其他地方似乎沒有很強的經文支持;比較多的是說這是在默示主耶穌用身體建的教會,但是也有人說這說法也太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而且若是如此,實在沒有必要對聖殿的尺寸有如此詳細謹慎的紀錄。至於我們,不如回到【聖經釋經之旅】這本書所講的讀經原則上去思考一下:

第一步,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神給以西結的這個異象是為了告訴當時的第一讀者什麼?回顧以西結書8-11章,這段經文與40-48章非常對應。在這兩部分經文裡,以西結都是被神的靈提到以色列地;
在8-11章,有長老祭司們在聖殿內拜偶像(8:1-17);在40-48章,祭司和利未人恢復敬虔的服事(44)。
在8-11章,有一個身穿細麻衣,腰間帶墨盒的人,按照神的吩咐去走遍全城,將城裏的敬虔人一一在額上畫上記號,免於審判(9:1-6);在40-48章,有一個如銅一樣,手裡拿著測量的麻繩和竿,帶著以西結走遍全殿全城,量遍各個角落(40-43)。
在8-11章,神的榮耀離開聖殿,是從聖殿的東門口離開(10:19);在40-48章,神的榮耀重返聖殿,是從東門進來(43:1-5)
在8-11章,以色列的領袖圖謀罪孽,給百姓設惡謀(11:1-3);在40-48章,以色列的王成為帶頭敬拜神、尊崇神、順服神的(46)。
在8-11章,百姓驕傲,說自己是上好的肉,蒙神悅納的(11:7);但是在40-48章,唯有謙卑悔改的民才能得知這殿的樣式(43:10-11);
在8-11章,耶路撒冷充滿不公義和流血;在40-48章,卻是仁慈公道的,“公道天平,公道伊法,公道罷特”。
在8-11章,百姓將面臨刀劍、瘟疫、飢荒的審判;在40-48章,卻是醫治和供應的河(47:7-12)。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對比。這些都給當時的第一讀者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除了他們的肉體能夠回歸耶路撒冷重建家園以外,最最重要的,就是屬靈的家園也要得以重建。這就是以西結書的最後一句話所強調的:“從此以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曾經離開耶路撒冷的主耶和華,要重新與這城的人同在。

第二步,從上面的觀察中總結出來不被歷史文化背景限制的屬靈原則(這就是“搭橋”)。每個人看到的可能不盡相同。我看到的是:
一,神的恩慈。離開,從來不是神的最終目的;祂的最終目的總是要讓人能得以恢復與祂的關係,得享祂的同在!祂的杖,是為了讓人迴轉,祂的責罰,是為了讓人得到拯救;
二,真正的祝福。不要因得回世界上的祝福就忘了什麼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屬靈上的祝福,是加深與神的關係。
三,與神相連接的表現,是謙卑敬虔,是公義憐憫。

第三步,應用(這就是“過河”了,通過上面搭建的橋,應用到現在的生命中)。
當我因為罪的緣故與神疏離的時候,不要被魔鬼的謊言欺騙,以為神不願意接納我;
在享受神所賜的屬世的祝福的時候,不管是經濟富足、家庭和睦還是工作順利、四境平安,總不可放鬆敬拜神、服事神、與神親近,這是至重要的;
與神的關係親密,必然在我的生命中有表現,我對人可有恩慈憐憫,我在真道上是否勇敢,我是否謙卑順服?

Zhu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