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the content.

第50週 第2天 無人可比

讀經:

彼得前書 3.8-4.11【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詩篇 92【繁體】
【简体】 【NIV】 【YouVersion】

每日靈修:為義受苦

January 01, 2019

3:8的開頭的中文翻譯說“總而言之”,著重於對前面人際關係的總結,但是英文翻譯是“最後”(Finally),是於前面的內容的並列敘述。細讀其中的內容,還是英文的翻譯比較適合這段話的結構,因為前面彼得講到信徒對掌權者的態度、僕人信徒對主人的態度、信徒妻子對丈夫的態度、信徒丈夫對妻子的態度,此處講到信徒對信徒的態度,並非是對上面的集中關係的總結,而是與2:11並列,從2:11-3:9,都是關於在不信的世界中,在“外邦”不信的人當中的態度。並且3:8 和4:7-11相互呼應。4:7-11,正是針對信徒在信徒之間的生活態度的勸勉:“要同心,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3:8),“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4:7-8)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4:9-10)。

2:18-25,在針對信徒在不信的人當中的生命品格的勸勉中,講到關於受苦的問題,著重點是效法基督因行善受苦。2:21,“你們蒙召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因此“我們若因行善而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

3:9-4:6又一次講到受苦,這次是在信徒在信徒中的生命品格的勸勉中講到的,著重點是效法基督為義受苦。

——為義受苦,其一是為了人認識福音:“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的面前”。要效法基督,為義受苦,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活出盼望,時常思想做好準備,當有人問到我們的盼望的時候,就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他們;存著無虧的良心,叫我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無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為義受苦,其二是為了宣告神的福音:“他藉這靈曾去傳道(proclaim,宣告)給那些監獄裡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諾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這一段究竟是什麼意思,多有爭議。但是一般都認為主耶穌去是“宣告”神的福音,而不是拯救,因為那裡的靈已經沒有機會得救。“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餘下沒有得救的靈,只能在監獄裡等待審判的日子,他們聽到的是主耶穌的宣告。我們傳福音,當然不可能人聽人信,信並接受了的,哈利路亞感謝讚美主,不信卻聽到福音的宣告的,也哈利路亞感謝讚美主,因為主耶穌自己還專門去那已經錯過機會的靈面前宣告福音!諾亞家八口人,藉著殺滅那不信的世代的水得救,saved from water by water。這洗禮的水象徵的是同樣的事:我們浸入水中,老的我死在水中,我們又起來,是藉著主耶穌的復活而得了重生的生命。但是彼得強調,這洗禮並非是將我們的罪污除去了,而是讓我們藉著這耶穌的受死復活,而在神面前有了無虧的良心,並且主耶穌如今坐在神的右邊,執掌眾天使和有權柄的、有能力的,祂說什麼就是什麼,祂有拍板定論的權柄,因此我們就能在聖潔的神面前站立得住了。洗禮並不是除去了我們的罪污,而是因著主耶穌的寶血的遮蓋,而讓我們在神面前有了無虧的良心,這是非常重要的聖經原則。我們若是以為受了洗,就無罪了,就在人面前有了驕傲的誘惑!惟有知道是主耶穌寶血的遮蓋,才能時時刻刻緊靠主耶穌,被神稱為義卻深知這是極大的我們所不配的恩典。

——為義受苦,其三是幫助我們與罪隔絕。“把受苦當作是從老我的罪性習慣斷奶的方式”(MSG)。在受苦當中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思考,我們不得不去看自己有什麼問題,不管這“受苦”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罪愆,裡面都有神藉著改造我們、煉淨我們、為了我們的永恆益處的管教,幫助我們從老我的習慣中走出來。因此,“你們存著這樣的心(將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與罪斷絕),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加拉太書中說,要順服聖靈,結聖靈的果子,不要順服情慾,結敗壞的果子,我們不是在尋找怎樣順服聖靈拒絕情慾的答案嗎?下一次有挑戰有患難,要“大喜樂”,因為為義受苦,就幫助我們從今以後「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4:4-6講到毀謗的來源,是那在罪中的人因為我們不與他們同犯罪,就以為怪,因此毀謗我們,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們的善的意圖(4:4)。但是大家都要在神面前交賬的,主再來的時候,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都無法逃脫(4:5)。4:6,因為中文沒有明顯的時態,所以比較容易引起誤解。中文翻譯裡的“曾”字,雖然表明是過去式,但是還是比較模糊。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便是已經死的人(是在指已死的信徒),他們在活著的時候有福音傳給他們,雖然肉體死了,但是靈卻活著。因此這是對於正在受苦中的信徒,看到弟兄姊妹在苦難中逝去以後,給他們的鼓舞和勉勵,並非是指死去的人還能有機會聽聞福音而得救。

Zhu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