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第39週 第5天 被擄回歸
讀經:
哥林多後書 1.1-2.13【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詩篇 18【繁體】 | |||
【简体】 | 【NIV】 | 【YouVersion】 |
每日靈修:Affliction and pain
在保羅寫了哥林多前書回答哥林多教會的各種問題以後,大部分的信徒都悔改順從,但是卻也有人指責他沒有按照他說的時間到訪哥林多教會,是反覆不定,懷疑他的信實;從後面的章節可以看到,甚至還有人造謠毀謗他,說他其貌不揚,言語恩賜不如其他使徒,是在使用心計牢籠信徒等等。哥林多後書是保羅回信針對這樣對他自己的中傷,和信徒怎樣看待神的工人和在主裡的職事,怎樣辨別假使徒和異端的影響。因此在哥林多後書中,很多時候保羅是從自己內心的體會來講述,這篇書信特別深入讀者的內心深處,讓人感同身受。前書是針對教會的問題,而後書是進入個人內心深處的掙扎。
後書1:1-2:13,提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患難苦楚(1:3-11,affliction,ESV),第二個是“憂傷”痛苦(1:23–2:13,pain,ESV)。
患難苦楚(affliction——something that causes pain or suffering)是由於外界加在人身上的苦難造成的心中的痛苦。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在宣教的旅途中受盡了苦楚,“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1:8b-9a),這樣的絕境,逼著他們從依靠自己,成為“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這是保羅自己經過死蔭幽谷、又蒙神引領的經歷。affliction 是每個信徒都會經歷的,因此詩篇23篇成為信徒們最愛的詩篇。
affliction 把人逼入人的盡頭,當人放棄依靠自己的時候,學習“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的時候,就是神的美好工作的起頭。因此affliction幫助信徒從自己受苦,變成“受基督的苦楚”。什麼是基督的苦楚?這裡不是在講十字架救贖的苦楚,那個是基督的獨一無二的苦杯,沒有人、也不再需要人來承受;這裡講的是基督在這世界上行走的時候,經歷的所有的飢餓、貧窮、嘲笑、鞭打、背叛、孤獨,但是他對父神的信實和順服從不改變。所以,當保羅說“多受基督的苦楚”的時候,也許我們所受的苦,在一開始的時候並非是因為主的事工受苦,但是若是我們從依靠自己,轉而依靠主,像基督那樣對神有堅定的信心和舍己的順從,我們就從為自己受苦,轉而成為“受基督的苦楚”。
“基督的苦楚”,不在於外表的苦楚是什麼。基督身上承受了背叛、鞭打、羞辱、飢餓、貧窮、死亡等等;保羅也經歷了關押、生病、被誤解、被毆、海難等等;哥林多教會的人經歷的可能是教會的紛爭,外界不信的人的詆毀等等;我們可能經歷的是誤解、冤屈、惡言惡語、被欺騙等等;我們的孩子經歷的可能只是作業交了但是老師搞丟了卻算他/她沒交,好朋友冷落了自己、或者沒有辦法克服對蜜蜂的恐懼等等——外表的苦楚雖不一樣,也有大小輕重之分,但是在當事之人內心造成的痛苦卻是一樣的!我們在經歷苦楚的時候,主耶穌不會說“你經歷的這點算什麼!看我,被親近的人賣了,被帶著刺的鞭子撕得皮開肉綻!”,主耶穌是伸出他釘痕的手,說“我知道的你的痛苦,我明白你的憂傷,我也經歷過,來,我帶你一起走過!”。同樣,當我們的孩子為著朋友的誤解抓狂,為著老師的疏漏生氣,為著小蜜蜂恐懼的時候,我們也不應該說“你這點事兒算什麼!”,或者責備他們“你首先就不應該…..” ,而是學習基督的愛,領著這幼小的孩童走過他們的患難苦楚。
經歷“基督的苦楚”,不是讓我們因得了與神親近同行的經歷而對人自誇,而是第一讓我們有確定的盼望,知道對方經歷的苦楚不管再大,沒有不能靠著主走過的(1:7);第二讓我們去使同樣受患難苦楚的人,得同樣的安慰(1:4)。主耶穌怎樣帶領我們,與我們同行一步一步走過死蔭的幽谷,我們也怎樣將受苦楚的人,引導到主的杖主的桿下,陪伴他們與主同行——一定要引導他們依靠耶穌,這樣,我們的患難苦楚就成為他們的安慰,我們靠主得安慰的經歷就成為他們的祝福。
保羅又講到“憂愁”(痛苦pain)。他在1:23-2:13講到的憂愁,是從哥林多教會的一些信徒對她的品行的質疑,甚至對他為主所傳講的道的懷疑而來,這在後面的章節多有提到。其中有他們因他沒有按照原計劃去哥林多教會而來的猜忌詆毀(1:15-22),損壞他與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的信任關係,因此在彼此心裡都造成傷害和憂愁。在這樣的情況下,保羅去哥林多教會必然面對的是衝突,作為使徒的他也必然要管教一些信徒,這不是他在原計劃所期盼的與他們多住些時日,多有團契交通,並“你們可以給我送行”那樣的和美關係(林前16:6)。他自己不願意成為給他人帶來“憂愁pain”的”患難affliction”(轄管人的信心),而是為了寬容,為了幫助他們真正快樂,憑信心站立得住。(1:23-24)。所以他說“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們那裡去,必須大家沒有憂愁(痛苦pain)”(2:1)。因為,如果他去了是要讓大家憂愁,那麼這些因著他的到來而憂愁的人,怎麼能給他快樂呢,他們又怎麼能在主裡彼此快樂呢?保羅說的不是表面的和美,而是靈裡的沒有隔閡,真正在主裡相愛、快樂的團契關係(2:2-4)。因此他也囑咐哥林多教會的人,如同他作為使徒對待犯錯的哥林多教會一樣,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要同樣以堅定不移的愛心,對待受了眾人責罰後心中“憂愁”(痛苦pain)的信徒,總要也以他們在主裡得真正的快樂為目標。
我們在家庭裡,對待我們的配偶和子女的時候——是的,當配偶違背屬靈真理的時候要指出,在孩子們犯了錯誤的時候要管教,但是我們責備和管教的目的,是為了造成憂傷痛苦,僅僅改正表面的行為,還是為了自己和對方都活在主的恩中、悔改得蒙赦免、在主裡相愛、一起歡喜快樂?保羅為了這個目的,寧可被誤解,選擇“寬容”哥林多的信徒,知道這樣能和他們最終一起快樂;他也囑咐哥林多的信徒,在人已經憂傷痛悔的時候,就要以堅定不移的愛心赦免他,讓他能在美好的團契裡回歸主懷,得享平安喜樂。願我們在婚姻關係和教養子女的時候,也從主裡得如此美好的智慧,有堅定不移的愛心,不管是責備管教,還是寬容赦免,總是要以基督的心為心,將人指向主,一起歡喜快樂、慶祝在主裡的真實美好的關係。
Zhuolin